在做专职督导的三年中我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就整体而言,我们老师的业务能力没有什么问题,但课堂教学的效果差异很大。我认为造成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外,教学设计是一个重要方面。
要想上好课,就得先设计好课。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解读、教学重难点的分析、教学环节的思考、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使用,这一整个过程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课堂所有活动的文本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我们不少老师在课前只是备了课,但没有设计。他们只是研究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教学的步骤,而很少考虑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进行评价和考核”、“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在课上出现以下一些情况:
1.教师提问后学生低头不语。当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后,在进行新内容的导入时,老师往往会提出问题,但学生低头不语,不知道如何思考,如何回答。没有导入的设计,没有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没有站在学生角度上的提问,这种课堂活动是往往是无效或是低效的。
2.课程缺乏鲜明特色。有些课,如语言听说课或基础课,学生平均使用外语的时间不到45秒。对课程开设目的不明,对如何进行教学缺乏思路,就不会设计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 “双主模式”。
3. 忽视了学生一头的有效活动。如在一些实践课上,老师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上台“展示”或 “表演”,但下面很多学生根本不在听。显然,教师没有将一部分学生在“表演”时另一部分该做什么考虑进去,白白浪费很多学生的学习时间。如果课堂设计时事先考虑到如何充分发挥这些“观众”的积极性,其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4. 忽略对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关怀。不少老师喜欢按自己一方的思路上课,忽视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时上课即使时间紧,教师也要将准备好PPT灌输给学生,觉得不讲完有些可惜。这样做,往往使学生处于“听众”地位。教学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没有实现。
教学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而预先对教学所进行的决策活动。目标是行动的准绳,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我认为,高职院校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获得新技能,形成学习新方法,使智力得到开发,使能力得到提升,为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教学就是要通过创设外部条件来影响和促进学生的内部心理活动,使之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能力既是一种综合教学能力,又是一种创新能力。教学任务与对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学习方法的设计是重中之重。不管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掌握一个原则: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课上、课后忙起来。只有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学内容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双基,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地位,他们就会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体验,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辅相成。这正是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所在。
有时候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作为老师应该反思。问题可能出现在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如我在听《商务英语口译》课时,总觉得学生心不在焉,对布置的口译任务反应慢,语速慢,语言不流畅。针对这一问题,我和任课老师交换了意见。后来任课老师重新设计平时成绩的考核办法,课上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展示其口译练习,并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学生在课上积极投入教学活动,课后加强练习,教学效果十分明显。本学期《商务英语阅读》独特的授课方式使人耳目一新。老师一改传统的那种“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方式,老师事先让学生预习,让部分学生精心准备。课上由学生用PPT讲解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包括课文的重点,所学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以及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句子。台上学生讲解,台下学生补充,老师穿插其中,进行必要的解释。尽管一堂课上老师讲解的不多,但学生课上课后忙起来了,他们在学习,在钻研。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出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这不正是我们教学中所期盼的吗?
教育的每一次突破,无不依赖教育观念的突破。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正确的教育思想是教学设计的灵魂。教学设计是一种学习、提升和修炼的过程,是一种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抒发情感的过程,它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去打造。
课堂是教师的人生舞台,教师人生的成败可谓成亦课堂、败亦课堂。课堂能够铸就教师成功人生的精彩和辉煌。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我们只有十分重视课前的教学设计,才能在课堂上展示我们的风采,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钱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