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重人格
提到多重人格,大家在很多文学作品或是影视作品种都看到过,比如《24个比利》、《致命ID》、《搏击俱乐部》等等。文艺作品的中的多重人格常常用来设置悬念,营造紧张的氛围,给人带来意料之外的结局,能够创造极佳的阅读或观影体验。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多重人格真的有那么常见吗?媒体的过分渲染是否夸张了多重人格障碍的表现、从而误导观众对多重人格障碍产生了错误的理解?那么下面,就从科学的角度简单地介绍一下多重人格障碍。
(二)解离性身份障碍的科普
在临床上,多重人格障碍或人格分裂一般被称作解离性身份障碍,其诊断标准如下:
出现两个或多个不同个性的身份分裂状态,在某些文化可能被描述为附身的经验。身份分裂包括明显的自我感和意识断绝,伴随相关的情感、行为、意识、记忆、知觉、认知或感官运动功能的改变。这些症状和特征可能被他人观察到或自己提出。
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个人信息、以及/或创伤事件一再地出现记忆断层,而这些通常不都该被遗忘。
症状不是广为接受的文化或宗教运作的一部分,也不是药物或一般医学状况所导致的。一般来说,每个转换的人格的特质都相当不一样,所有的转换人格都会知觉到丧失了某一段时间的记忆。(注:以上标准不完整,而且标准不唯一,请不要对号入座)
解离性身份障碍经常从童年就开始出现,但极少被诊断出来,直到成年后才会被诊断。在所有解离症中,此症是最严重、范围最广、也较少完全复原的。女性个案多于男性。
要注意的是,很多人容易将解离性身份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混淆,可能是精神分裂中的“分裂”与“人格分裂”在字面上相近。实际上精神分裂症与解离性身份障碍相去甚远,在以后的文章中会再对精神分裂症进行详细解释。
(三)解离性身份障碍的成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解离性身份障碍呢?
最常见的原因是创伤后的应激模式。
如果个体经历过或目睹过灾难性、创伤性事件,事件给他/她带来的痛苦太过强烈,难以忍受,为了应对这种痛苦,个体发展出了不同的人格来保护自己。
为了将痛苦的感受与自我隔离开,个体会出现解离,即关闭当前的感受开关,逃到另一个人格里去,这样就可以远远地看着承受痛苦的人格而不受其影响。
另外一种解释是社会认知模式:解离性身份障碍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的结果。
转换人格是在回应治疗师的暗示、回应媒体揭露的解离性身份障碍报导或回应其他文化的影响。解离性身份障碍很可能是在治疗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此类观点认为有创伤经验的个案可能有想象力丰富的生活,有相当多的练习去想象自己是其他人,以及有着取悦他人的强烈欲望。
需要注意的是,近些年被诊断患有解离性身份障碍的人越来越多,这也许与媒体的渲染和引导有关,更有甚者以此作为骗取公众同情的手段,大家不要轻易地对号入座,在下结论之前首先查阅一下公认的的诊断标准或是去专业的精神科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