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策略celue地址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者:教务处发布时间:2024-03-29浏览次数:97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要求,全面推进我院课程思政建设,有效发挥各类课程育人作用,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秉持“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坚持综合育人特色、坚持继承与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思路

坚持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以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与“五位一体”大思政格局、课程思政专项项目等思政工作品牌为引领,以近年来学院推动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相互融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双轮驱动的课程格局建设为基础,以课程思政融合育人过程为抓手,全面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等在内的全方位育人体系。

三、建设目标

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促进课程思政理念在全校形成共识,在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所有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建立健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学院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

1)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

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科学构建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内容体系,努力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

2)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发展

避免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统筹做好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统一。

3)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加强示范引领,将我院建设成为课程思政示范高校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设立一批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和示范案例,组建一批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团队,提炼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先进经验和特色做法,形成广泛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建设内容

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五、建设任务

1)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确保课程育人落实落细。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

2)分类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文科类专业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理工学类专业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艺术学类专业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3)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

1.构建课程思政工作机制。遵循“大思政”工作理念,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机制与环境,形成领导重视课程思政、相关职能部门支持课程思政、各学院(部)投入课程思政的组织体系与制度保障,形成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全员参与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互衔接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格局。

2.完善教材管理体系,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坚持学院党委对教材管理进行政治把关和总负责制,确保选用教材价值导向正确。讲好用好“马工程”重点教材,最大限度发挥其育人作用。完善教材审核审议制度、严格执行“学院-二级学院-教师”三级责任制。建设与纸质教材配套的数字化课程思政教研教学共享辅助资源。推进课程思政精品教学资源、微课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3.发挥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协同育人作用。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与经验,在校内外为学生创造各种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实践体验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知行合一。组织学习“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新闻实务大讲堂”等系列讲堂,组织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百万师生大实践”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

4.保障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各方面各环节。在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等各项工作中加强对课程思政的融入,并严格落实到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等各环节。

4)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1.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全校教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切实提高每位教师的政治站位,引领全院教师充分认识做好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途径;牢固确立每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和每位教师都肩负教书育人责任的担当意识;引导全体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2.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加强专业课教师入职前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培训与考核力度,定期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教学培训。各基层教学组织将所负责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到教学研讨活动中;建立思政课程主讲教师和专业课程主讲教师“手牵手”教学团队,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评价反思、研究改进等方面为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指导和帮助。

5)强化课程思政示范引领,实施“四个一”计划

1.形成一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智库。充分发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智慧,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指导与咨询,带动师资培训、制度创新和一批精品示范课程思政课程建设等,形成更多成果、更大辐射。

2.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设“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加强对原有课堂进行综合研判,对整门课程系统思进行系统改革。

3.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挖掘专业课程的内生性思政资源,注重隐性教育,将课程思政贯穿课程建设过程,消除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挤干“水课”水分,打造一批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课程思政示范课。

4.打造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组建一批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团队,思政教师对接专业课程教师团队,共同开展专业课程思政研究,形成广泛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每个二级学院至少建设一个示范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每一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至少有一名思政专业教师参与建设。

教学条线思政教师对接二级学院名单

二级学院

对接教师

智能制造学院

汪园超、孙海宁、高燕秋

生物医药学院

姚家春、郑美珍

人工智能学院

冯晟、陈笛

经济管理学院

马晓盼、洪慧敏

艺术设计学院

吴薇、汪洋

 

华人策略celue地址

2024年3月29